填报高考志愿不能全靠“网报机构”

时间:2014年07月25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摘要]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名考生因轻信报考咨询机构的承诺,导致“滑档”,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24日电 (记者彭源)高考(微博)志愿填报环节接近尾声,此时应当是莘莘学子“放飞心情”的时刻。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名考生因轻信报考咨询机构的承诺,导致“滑档”,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近日,记者在呼和浩特随机走访了一家报考咨询机构,巧遇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高考纠纷。

考生宝音本有机会以534分的成绩进入中央财经大学(招生办)或北京科技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却因该机构为其制定的择校计划未考虑高校少数民族招生情况,致使他与名校无缘。

宝音的父亲巴特尔告诉记者,当初报名时咨询机构的负责人态度非常诚恳,表示会不间断地向考生提供相关报名信息,尽全力帮孩子进入理想的院校。可是交过2000元报名费后,除了得到一份字迹潦草的择校计划外,这家机构玩起了“消失”。

“我一连跑了五六次,希望他们能够考虑少数民族的因素,重新制定一份计划,但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以孩子分数不够为由来搪塞。”巴特尔说,直到网报当天,该机构依然不听他们要求,并称“只提供本科一批择校计划”,等录取结束后才发现错失良机。“我们一家都清楚孩子的分数在一本选不到好学校和好专业,上少数民族预科班或者较好的二本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咨询机构却把我们的要求当‘耳旁风’。”

据群众反映,今年有近300名考生委托该机构代替网报志愿,而这家机构的工作人员一共不超过10人。在其宣传海报上,明确写着高考咨询、专业测评等多项服务,很难想象这家“小微”机构是如何向数百名考生践行承诺的。

记者采访了解到,类似的报考咨询机构在呼和浩特还有不少。7月18日,本科二批报名结束后,又有部分家长称自己花了“冤枉钱”。巴特尔告诉记者,当初报名时咨询机构没有提供任何协议或合同,现在来看,如此做的目的似乎是有意逃避责任。

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报考咨询机构均以营利为目的,往往会夸大自身业务范围与承载能力,考生和家长应当理性看待,不要将择校的决定权盲目地转交于他人。

(作者:佚名 编辑:成人高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