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县四轮驱动解决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时间:2014年06月07日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收藏此文 字体:

水富县四轮驱动解决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近年来,水富县坚持采取“四轮驱动”的方法,依法保障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流动的花朵”绽放异彩。

一、机制推动确立保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原则,采取定点学校与就近安排相结合的方法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制定《水富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对安排对象、接收学校、申请程序、收费问题、权利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确定水富县第二中学、水富县博爱小学等6所学校为招收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要求各学校不设置招生附加条件、不进行入学门槛考试、不收取违规费用,保证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进公办学校就读、同编班级、同样经费保障、同标准收费、同等评先评优、同享受教育惠民政策、同样中考政策的“七同”待遇。把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入学的巩固率、辍学率和学业水平纳入全县教育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促进学校认真落实政策,切实抓好教育管理工作。2012年,6所定点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1029人。

二、部门联动助困解难。县四套班子和县直各部门领导每年“六一”儿童节坚持深入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流动儿童送关怀送温暖。各镇办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水富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教育工作职责》,从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为教育保驾护航。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爱心助学活动,避免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因贫失学。

三、教育主动增强实效。各学校牢固树立公平教育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做好随迁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其“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一是做到对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享用学校教育资源、评先评优、入团入队、特长培养及展示等方面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确保其享受优质教育和服务。二是加强教职工的爱心教育,广泛开展针对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的结对帮扶活动,做到对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不便、心理不够健康者给予特殊照顾和针对性的帮扶,确保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情有所寄。

四、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各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示范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管理、配合学校管理,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设立家长信箱、校讯通、班级工作 QQ群等形式搭建家校交流桥梁,形成双向互动、意见互换、办法共商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教学开放周、亲子活动、主题班会、体育艺术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孩子同学习、同游戏,让学生和家长在交流互动中增强感情,促进家校联合,增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确保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富县教育局  孙顺莲)

 

 

 

 

水富县四轮驱动解决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近年来,水富县坚持采取“四轮驱动”的方法,依法保障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让“流动的花朵”绽放异彩。

一、机制推动确立保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原则,采取定点学校与就近安排相结合的方法安排随迁子女入学。制定《水富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制度》,对安排对象、接收学校、申请程序、收费问题、权利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确定水富县第二中学、水富县博爱小学等6所学校为招收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要求各学校不设置招生附加条件、不进行入学门槛考试、不收取违规费用,保证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同进公办学校就读、同编班级、同样经费保障、同标准收费、同等评先评优、同享受教育惠民政策、同样中考政策的“七同”待遇。把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入学的巩固率、辍学率和学业水平纳入全县教育目标管理考核范畴,促进学校认真落实政策,切实抓好教育管理工作。2012年,6所定点学校接收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入学1029人。

二、部门联动助困解难。县四套班子和县直各部门领导每年“六一”儿童节坚持深入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流动儿童送关怀送温暖。各镇办和职能部门认真履行《水富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教育工作职责》,从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等方面为教育保驾护航。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开展针对流动儿童的爱心助学活动,避免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因贫失学。

三、教育主动增强实效。各学校牢固树立公平教育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一视同仁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做好随迁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其“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一是做到对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课外活动、享用学校教育资源、评先评优、入团入队、特长培养及展示等方面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确保其享受优质教育和服务。二是加强教职工的爱心教育,广泛开展针对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的结对帮扶活动,做到对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不便、心理不够健康者给予特殊照顾和针对性的帮扶,确保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情有所寄。

四、家校互动形成合力。各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示范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管理、配合学校管理,通过建立家校联系卡、设立家长信箱、校讯通、班级工作 QQ群等形式搭建家校交流桥梁,形成双向互动、意见互换、办法共商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教学开放周、亲子活动、主题班会、体育艺术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孩子同学习、同游戏,让学生和家长在交流互动中增强感情,促进家校联合,增强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实效,确保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水富县教育局  孙顺莲)

 

 

 

 

附件下载: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